企业
-
国企进与退 漩涡中的红筹股远洋
目前远洋地产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人寿,中国人寿虽然不直接受国资委管辖,但其作为金融国企,隶属于保监会。 尽管刻意保持低调,但频繁阔绰出手的远洋地产依然荣登各大媒体版面的头条,时隔拿下北京望京地王仅仅6天,国资委出面限制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消息使得具有国资背景的远洋地产陷入了漩涡当中。 争议的身份 央企地王成为了最新最为热门的词汇。国资委日前发出“限令”:78家央企将加快重组,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最终只保留包括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等16家企业作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国企。 处于被令退出房地产行业央企之列的中远国际成为第一家响应国资委"清退令"的央企。中远国际上周五表态,将在半年内退出其持有的远洋地产16.85%股权。 但此举并未消除市场对于远洋地产央企身份的质疑:原因在...
-
新鸿基的“广佛”命题 90亿入场城中村改造
自去年12月30日起至今年3月,香港地产大佬新鸿基地产在佛山及广州两地先后拿下广佛两地三个旧改项目,总占地面积达81万平米,前期土地总投入超过90亿元人民币。 新鸿基方面对本报表示,目前新鸿基地产对其内地与香港地产业务的比重指标已作出修正,不再对内地地产业务占集团业务的比重做具体要求。 “集团看好内地房地产的增长潜力,期待内地地产业务能为新鸿基带来更多的盈利。”新鸿基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仲强说。 在广东省寻求以“旧改”为突破点,提升城镇土地集约化作用的背景之下,此前对内地日益高涨的地价颇为忌惮的新鸿基地产悄然将自己内地地产业务的重心调整至广佛地区的旧改项目。 便利的旧改 新鸿基地产于2007年首次介入广东旧改。当年9月,富力地产及合景泰富以46亿元的价格拍得广州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猎德村改造项目。随后两家...
-
万科妥协:地产第一商业模式面临高考 郁亮新政出炉
当万科对住宅单一化的路径依赖到极致时,反向制约作用不可避免。 领袖万科的纠结: 3月1日,万科在香港发布2009财年报告,总裁郁亮强调,万科的定位是主流住宅,没有发展投资物业或者进入其他地产领域的计划。 但在2009年11月16日,万科总裁郁亮对全国众媒体高调宣布新战略: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住宅与开发持有物业比为8∶2。这被广泛视作房地产商业模式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2009年8月,商业名家凯德置地的毛大庆跳槽万科,坐镇华北,惹人想象,并表示,“万科并非绝对不做商业地产”。随后王石在各公开场合仍坚称不进入商业地产。 时势正在逼迫万科在纠结中,做出改变。万科已掐算出自己的生命周期。 万科模式大考 物极必反。 {Np...
-
“神秘”的中保信
“这是国寿集团层面的战略,跟国寿险资没有关系。”针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即将收购上海中保信投资有限公司一事,国寿集团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国寿集团下属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运作保险资产的平台,而国寿投资为国寿保险的平行公司。 “属于集团战略,就意味着绕开了险资不动产投资监管。”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 有评论人士表示,此番澄清颇有些瓜田李下之意味。从国寿投资重组国寿地产并招兵买马起始,国寿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诸多举动让市场充满想象空间。 知情人士表示,国寿投资接连回收“末端投资端口”也显示,国寿集团未来在不动产领域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 “神秘”的中保信 市场对国寿投资房地产关注度的升级,来自于2月22日张家港保税区京港置业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挂出的一则资产转让启示。 该启示称,京港置业以88...
-
200亿销售已尘埃落定 中海欲寻多渠道融资
中海预计今年新开工面积900万平方米,今年销售面积不少于480万平米。 3月18日下午,中海地产披露了2009年的全年业绩。集团2009年盈利122.6亿元,上涨36%。其中内地项目占盈利的84%,为102.7亿元,上涨62%。 中海称,在业绩期内,内地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明显发生大幅改善,中海的销售金额也再创新高,达477.9亿港币,同比增长80%。售出物业的面积为47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逾76%。截至2009年年底,已经预售可纳入2010年的金额约为200亿港元,同比增加41%。 其中,中海在内地的项目完成销售金额469.6亿港币,同比增长81%,售出面积47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据中海统计,内地地产共有46个分期项目实现入伙,建筑面积约为5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项目可销售面积为409万平方米,年底时已售出近80%,达...
-
苏宁环球09年销售27.9亿 拟布局全国
苏宁环球3月19日发布公告公布2009年业绩。2009年度,苏宁环球实现营业收入27.93亿元,同比增长22.21%;实现营业利润10.80亿元,同比增长36.83%。其中房地产业实现营收27.26亿元,同比增长23.59%。 截止到12月底,苏宁环球实现商品房预售面积84.93万平方米,预售收入38.12亿元,结算面积62.07万平方米,结算收入27.26亿元。 公告显示,2009年内,苏宁环球新获取项目5个,总占地面积54.0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总计93.18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公司新增项目1个,占地面积5.8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3.37万平方米。 苏宁环球称,公司已拓展了上海、无锡、宜兴、吉林等区域的项目开发,未来三年内公司将按照“深耕南京,立足江苏,布局全国”的战略发展路径,逐步实施战略布局。
-
中海“理性”拿地王 策略稳健
中海不像外界说的,在调整发展的策略,这个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来讲,我们集团的一贯原则是不变的。 3月18日,中海地产在香港召开了业绩发布会,公布了2009年的公司财务数据。包括中海地产主席孔庆平、副主席兼执行总裁郝建民、副主席肖肖、执行董事聂润荣、执行董事林晓峰等高管出席业绩会。 也许是因为2009年的成绩单很是漂亮,中海的高管们看上去心情都不错,孔庆平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更是显得语气轻松,对媒体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做了详细的解答。 孔庆平表示,2010年中海的销售目标是上升20%到500亿元,销售面积480万平方米。目前中海已经锁定了200亿元的销售金额,今年不难达到目标。 以下为孔庆平在昨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接受媒体提问的问答实录: Q:近日北京拍出了多块"地王",市场上对此也有很多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国企、央企纷纷出现拿地,对央企出身的中海而言,怎么看待这样的"...
-
多家做商业地产万达腹背受敌
“我相信未来10年,中国大型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绝对不会如今天这样只有大连万达一家。” 作为金地集团的董事长,凌克在宣称自己将进军商业地产的同时,也对未来这一行业的格局进行了上述预判。 而随着万科、金地等传统的住宅开发商相继涉足商业地产,这个被视作比住宅开发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将是习惯了从住宅开发和销售中短期套利的开发巨头们必须面临的新挑战。 万科、金地重提商业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中,万科总裁郁亮首次透露了公司这一重大决定: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其中,住宅产品仍将占据80%比重,其余20%则将开发持有型物业。 据悉,就在郁亮表示“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的18天后,万科珠海宾馆项目启动发布会便隆重举行,这被看作是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一大标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