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
律师称炒房抬高房价 四方法可让百姓买起房
日前,国务院发出明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信号,媒体纷纷对其评论并猜测即将出台的具体政策。对此,中国著名房地产律师陈海阳接受中国房产网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核心病症是投机炒房抬高房价,让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房。要想根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顽疾,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调整按揭首付款比例。对于第一次按揭购房者,可以降低首付到一成,这可以降低真正买房自住者的购房门槛,而且银行还不用担心他们的还款诚信;而对于已经有购房按揭贷款还没有还完的购房者,则应该把首付提高到六成甚至八成,这将直接提高炒房者的入门门槛。通过首付比例的调整,可以真正遏制投机性炒房行为,同时让真正买房自住的人有能力通过银行贷款买到房子; 第二是取消卖期房的商品房预售制度。从中国房地产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房地产市场发育早期,对开发商群体迅速成长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在20...
-
姚景源:中国现在既无通货膨胀也无通货紧缩
昨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由《当代经理人》主办的“第十二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谈到物价时表示,中国现在既无通货膨胀也无通货紧缩。 姚景源表示,年初的时候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今年要出现通缩,一种是要出现通胀。“但是现在通过CPI来看,既无通货膨胀又无通货紧缩,中国11月份的消费是正0.6%,1月到10月份还是负的0.9%,说明中国今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所以大家看,我们在面对着一个新时期这么大的困难,我们在保持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企稳向好,而且保证了就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情况,是来之不易的。”姚景源说。 此外,他认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有五大方面需要注意,核心是转变发展模式。姚景源说,转变发展模式有三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说要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需求角度来说要...
-
2010中国经济换挡提速 内需造就新一轮黄金增长
从最为困难到“极为不易”,绕过金融风暴肆虐的“好望角”,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里走过的路令人印象深刻。 眺望2010年,以促消费、城镇化和产业调整为三大抓手,中国经济内需启动路线正在逐步清晰。伴随着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中国经济有望重启新一轮黄金增长。 V型复苏 渡过新世纪最困难年 2009年,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内忧外患之际,国家果断采取改革开放以来首度实施的“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相继推出,先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大力刺激消费,一系列“保增长”政策措施力度十足。 中国经济发生的明显变化有目共睹。纵向来看,中国经济成功阻止了GDP连续7个季度下滑的势头,2009年GDP逐季反弹显示了“V”型复苏迹象。“2009年的增长表明,我国经济承受了各种冲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2010中国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房价先升后稳
跌宕起伏的2009年即将过去,新一年的经济图景正徐徐展开。在这张复杂的图景中,经济增长率、房价、通胀率将走出怎样的曲线?投资是否继续在“三驾马车”中一骑绝尘?新兴产业发展、收入分配改革、央企并购重组又将添加怎样的注脚? GDP“坐九望十” 明年政策对经济的拉动将有所减少,但外需好转和民间投资增长将推动GDP增速达到10%左右,高于2009年增速而继续处于上行周期。 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平均经济增速9.8%相比,明年GDP达到10%左右,从长周期来看并非很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信贷增长过快,流动性充裕以及“热钱”压力加大,汇率和贸易摩擦增多等经济过热时伴生的压力可能在明年出现。这说明世界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传统增长模式的限制压低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挖掘内需动力和培育新兴产业的迫切性随之凸显。 通胀不会卷土重来 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后,2009年11月居...
-
龚方雄:明年中国房地产能上涨5%-10%已经不错了
“我仍然坚持A股未来6个月会上3600点的判断,但现在对市场的自信已没有年初那么强了。”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日前口风首现谨慎,原因是“明年影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他认为,美元反弹带来的套息盘撤出引发了近期大宗商品和许多新兴国家股市的大跌,股市能否重拾升势要看市场何时完成由纯流动性支撑到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切换。此外,明年的房地产价格很难出现今年这样的大涨。 19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证券市场2010年度投资论坛暨财富天下频道观众答谢会上,龚方雄指出,目前市场看好声一片,机构普遍预期2010年A股市场将达到4000点,他之前对于A股明年上半年将站上3600点的判断已显得“保守”,但他并不打算调高预期,因为明年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他提醒说,具有高度共识的市场往往蕴藏着非常高的系统性风险,在普遍乐观的情绪之下,大家应该多关注风险。 龚方雄认为,此前新兴...
-
营业税政策“五年四变”推高楼价还是抑制楼价?
是推高楼价的祸首?还是抑制楼价的板斧? 2005年6月1日,全国对个人转让商品房开征营业税,证不足2年的按评估价的5.5%全额征收营业税;2006年6月1日,征收营业税的年限由2年拓宽到5年;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征收营业税的年限由5年缩窄到2年,2年以下的按差额征收5.5%的营业税。毋庸置疑,无论营业税的收或放,从2005年至今,除2008年楼价短暂向下外,走势一直向上。有人说,营业税是推高楼价的祸首,也有人说是政府抑制楼价的其中一把板斧,但事实上营业税是地方政府一个很重要的税种。 税费由松到紧,楼市必然出现短时交易飙升。从2005年和2006年两次营业税收紧前的经验看,成交量比平常月份大幅飙升40%以上。而税费对楼市只起到短时抑制作用,经过一两个月观望后,成交量再度恢复常态。从2010年起,营业税再次成为抑制个人住房转让的一道重税,中介人士预计首季...
-
国务院参事呼吁发展小城镇 再提放宽户籍限制
“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不能只依靠大城市,加快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可以多渠道、更便捷地解决离家园较近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改变农民工‘候鸟式’的就业模式。” 这是国务院参事车书剑、刘秀晨、王静霞、吴学敏、沈梦培和安徽省参事李祖顺日前赴山西、山东、江苏、安徽等省调研最深刻的体会。 “我国农村人口多,市场潜力大,是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重点。长期存在的农民工‘候鸟式’就业模式值得反思。”参事们提出,从长远来看,应当把小城镇对拉动内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来再认识。 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西部地区开始成为吸纳跨国或跨区域资本的新载体,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 但统计显示,我国农民工在本乡...
-
政府打压楼市序幕拉开 近期或有系列措施出台
打压楼市,序幕已拉开 近期或有一系列“组合拳”出台 针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问题,中央政府的措辞已经从“抑制”转变为“遏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监察部、审计署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支出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通知》还规定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随着《通知》的出台,次日沪深股市地产板块大幅跳水,以7.38%的下跌幅度名列当日市场指数跌幅榜首,沪深两市108只房地产股全军覆灭。 或许这只是个开始。有观点预计,中央决策层还将不断推动税收、信贷等政策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