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
上海酝酿楼市新政 开发商紧急部署对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各地方政府将陆续出台楼市新政给予回应。 知情人士透露,国务院14日召开关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常务会议之后,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于第二天就紧急加班开会,研究房地产市场应对政策。“因为是周日,我们印象特别深,感觉这次应该会有政策方面的新说法。”一位被发改委问询过楼市情况的市场人士称。 此前,本报曾独家报道上海目前未就年底到期的楼市优惠政策出台新说法。相关人士分析上海楼市优惠政策有望延期。但随着中央基调的变化,上海可能重新考虑优惠政策退出问题。 开发商方面,上海绿地集团等此前高调拿地的大型房企近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对策。另一“地王大户”绿城集团则未对新政给予正面回应。但被采访的开发商均认为,目前楼市存在泡沫已成事实。不过多数开发商判断,从宏观经济全局考虑,中央寄希望于房价适度降温,成交持续稳定,因此此轮调控楼市仍会以温和为主基调。 一位上海房地产业内人...
-
住建部邀600余副市长进京 共商抑制房价政策
房地产调控主管部门动作频频。 12月17日,某市副市长向记者透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2月18日召开全国建设工作会。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本次会议邀请了600余个城市的主管副市长通过各种方式来参加这次会议。 该副市长也是第一次被住建部以这样的方式约来北京开会,因此心情忐忑。该副市长对记者表示,他也不知道12月18日的会议与地方政府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从这么大规模约请各个城市主管副市长的情况来看,本次会议可能与房地产调控和房价有关。 一名接近住建部的专家表示,国务院12月14日常务工作会议(以下称“国四条”)将“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作为重要任务,同时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预计房地产主管部门在年底会集中出台一些落实“国四条”的具体政策。{Npage} 住建部至少有两件事要与地方沟通 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对记者说,按照惯例,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会总结20...
-
摩根大通:房贷政策或进一步微调
临近年底,房贷政策日益趋紧。未来在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大背景下,摩根大通17日发布报告指出,不排除房贷政策进一步微调的可能。 除了去年年底开始的政策刺激之外,摩根大通指出,引发今年楼市价格上涨的原因还包括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供给,以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结果是M2增速比远远高出名义GDP增速,引发过剩流动性不断流向资产市场。此外,市场对于楼市供给不足的担心不断上升。 摩根大通称,上述这些刺激价格的因素最近几个月已出现明显调整。出于对过剩流动性的担忧,最近央行加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以吸收过剩流动性,M2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持续从上半年高位下降,所有这些迹象都显示,M2增速和名义GDP增速在2010年将更加好地得到匹配。 此外,在房屋供给层面,由于房地产商从不断上涨的房屋出售价格和优越的信贷环境中不断获益,新房屋开工复苏趋势显著,预计到明年年中,房屋供应整...
-
从抑制到遏制 2010年哪些房产调控措施出台
2007年,中央出台系列政策调控过热的楼市;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中央又为楼市“松绑”。 而今,“抑制通胀,促进楼市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再次加大调控力度。 自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到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周时间,高层对控制高房价的表态,措辞日益激烈,从“抑制投资性购房”转向“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其间,营业税缴交年限,从5年转调回2年。 对此,业内称之为中央调控楼市的“三级跳”。然而,真正做到“遏制房价”,简单地调整下营业税,显然不够。“通胀压力、高房价、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大量涌入”,2009年的中国楼市,与2007年何等相似。因此,回望2007年政府调控举措,或许能揣测,还有哪些“政策稻草”,将重新落地。 【二套房贷】落地可能性:100% 2007年,房价—路高歌。为防止房价泡沫扩大,9月,“二套房贷政策”...
-
美国福布斯评出当前全球七大金融泡沫 中国房市上榜
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今晨评选出了七大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黄金、房地产、股市、国债证券等成为投资者未来所重点关注的投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泡沫。 《福布斯》称,当投资者回顾过去十年来什么对他们来说最受伤时,三大泡沫让他们苦不堪言,那就是:网络股、房地产和金融服务。这三大类滋生巨大泡沫,并最终成为了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福布斯》同时指出,在未来的十年内,黄金最有可能成为泡沫之一。自2000年以来金价已经上涨了近300%。 这从黄金制造商Newmont MINIng和BarrickGold的股票在2009年内上涨了逾25%就可见一斑。 报道特别指出,另外一个可能的泡沫来自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但这个泡沫是可以避免的。 中国的增长看上去“疑似”当年日本和美国市场崩盘前的状况:大的开发商严重依赖金融高杠杆(利用银行贷款来发展房地产,空手套白狼)和所谓“...
-
11月份上海CPI同比上升0.2%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信息,11月份,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升0.2%。1-11月累计,本市CPI比去年同期下降0.5%。 八大统计类别中,11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1.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1.9%,衣着类价格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8%,居住类价格上升1.5%。
-
辨析"国进民退":央企漂亮成绩单为啥没换来掌声
编者按:近一段时间以来,“国进民退”的现象广受关注,社会各界议论纷纷。那么,到底是否出现了“国进民退”?如果真的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那么它到底是全面性的,还是选择性的?它到底是一种持续现象,还是一种暂时现象?它的背景和成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是好是坏?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些现象?所有此类问题,都有必要一一辨析。 “国进民退”不是国策 改革开放大政方向没有改变 李荣融的进退之辩 在国资委最近公布的2009年前十个月央企的成绩单中,中央企业在2009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8289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比1-9月缩小2.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6337.8亿元,同比下降6%,降幅比1-9月缩小7.7个百...
-
物价房价等全线上涨群众感受明显 通胀悄然而至
房价、物价上涨,能源价格和公共事业费上调……当业内人士和学者们还在就通胀是否到来,何时到来争执不下之时,消费者已经从超市菜目表和钱袋成反比的现状中感受到:“通胀就在我身边” 房价、物价啥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在物价与房价齐飞,惟工资“黯然神伤”时,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的是“通胀就在我身边”。当业内人士和学者们还在就通胀是否到来,何时到来争执不下之时,消费者已经从超市菜目表和钱袋成反比的现状中感受到:通胀已经悄然而至。 物价:悄无声息上扬 “有线电视以后每月都要交23元,比以前7元每月的标准足足翻了3倍还不止。”在上海某研究中心工作的王先生对记者说道。 上海市发改委日前表示,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定价方案已确定为按户每月收取23元。该定价将于2011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23元并没有超出消费者的承受底线,但是触动的却是消费者脆弱的心灵。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已是大部分人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