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专家学者谈中国经济:宏观经济政策明年更富弹性
          2009年经济增长的“保八”目标将如期完成,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如何定调?     10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的预期,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会议强调,“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基于这样的判断和政策安排,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明年中国经济的运行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基调呢?     明年8%经济增速问题不大  &nbs...
    楼市调控是“调结构、防通胀”关键一役
       多个渠道透出的消息显示,“调结构、防通胀”将成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调结构、防通胀”,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至关重要。因为楼市资产价格泡沫是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通胀预期的必然结果。   “十一”之后,楼市在小幅降温之后再次回归火爆,上海、杭州等地的恐慌性购房甚至可以用“癫狂”来形容:两个月涨30%的楼盘“大有盘在”,炒房号现在重回市场。成都等二线楼市投资比例大幅攀升,内地充沛的流动资金不仅吹高了大江南北的楼市,甚至蜂拥香港炒房。   理论上说,如果房价以今年年底的速度继续攀升,也许最早明年下半年,房价就将有大幅回落。比如加息节点与力度有可能超出预期,再如房地产优惠政策的可能提前退出。   记者认为,无论是7折优惠利率的取消还是农用地入市缓解高房价压力,政府部门都在传闻与澄清中疲于应对。其背后是决策集团在“防风险与保增长”间的不同...
    韩正:郊区新城建设是上海新一轮发展重大战略
        韩正实地调研青浦新城建设进展指出:郊区新城建设是上海新一轮发展重大战略   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昨天下午前往青浦区,实地调研新城建设进展。韩正指出,郊区新城建设是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在全局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功能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三并举”,坚持让当地居民和农民在新城建设发展中改善生活、得到实惠。   下午,韩正先后前往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青浦规划展示馆和图局馆,淀山湖大道西大盈港双桥工地,实地调研青浦新城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情况。   在听取青浦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城建设的专题汇报后,韩正说,青浦新城建设基础好、后发优势明显,要加快规划修编,突出重点加以推进。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好的规划具有灵魂,灵魂就是历史和文化。青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一定要把水文章做深、做足、做大、做好。好的规...
    房地产占GDP6.6% 已成为经济命脉的警示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表示,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四分之一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   房地产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当然,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但是,由国务院下属机构官员发出如此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则更显得问题之窘迫和棘手。   追溯历史,房地产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直接“命脉”,跟政策不同寻常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和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18号文件,前者首次将房地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取消了住房计划政策和保障政策,后者再次确立了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并肯定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没有泡沫。于是,10多年...
    中央力挺保障房 地方建设进度慢原因何在
        “中央重视,但地方的贯彻不足,地方政府更愿意去做商品房以及一些更能体现政绩的项目。”天津合生珠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昌立将板子直接打到了地方政府身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份权威报告显示,在中央预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   观察人士指出,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巨大的住房需求基本都是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保障房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释放需求的出口。因此,大力发展保障房迫在眉睫。   以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为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新开工经济适用房3388万平方米、48万套,仅仅约占全年指标的37%。   就北京市而言,北京市规划委2006年出台的《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要求,“十一五”期间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约1500万平...
    09年中国房价最抗跌的十大城市
       摘要:滨海新区将成长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京津唐城市走廊实质性形成并以北京加入环渤海宣言为标志,将迎来房地产强劲增长期。金融服务业比重上升并逐步摆脱对首都的依赖或过从;人才结构脱离北京的束缚;工业转型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先于全国完成。   几个前提:一是现在房价较之主流大城市如京沪深穗等地不高或与其身份有异;二是即便现房价高也会有更大上升空间的;三是总体特点是现在都在蹲着,潜力表现在由蹲到站。   天津:   滨海新区将成长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京津唐城市走廊实质性形成并以北京加入环渤海宣言为标志,将迎来房地产强劲增长期。   金融服务业比重上升并逐步摆脱对首都的依赖或过从;人才结构脱离北京的束缚;工业转型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先于全国完成。社会福利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所有这些是天津房价飙升的客观理由所在。   天津也将成为北京“漂置业投资阶层”首选后花园,需求将...
    专家: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快明年二季度出台
        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指数研究院等机构日前主办的 “亚洲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快将在明年二季度出台,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居民购房消费仍是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选择。   中房协认为,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政府将不会出台专门针对房地产业的紧缩性政策;而房地产业将朝着“供给逐渐增长、需求逐渐趋稳”的方向发展。但政策收紧后,房地产市场可能再次进入阶段性调整。   在供给方面,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要求的日趋严格和受施工惯性等影响,业内预计,四季度至明年,楼市投资力度和供给将进一步加大。但部分城市由于前三季度新开工面积降幅明显,预计短期内新增供应仍将不足。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2010年,一些省市交易量受高房价的影响会下降;其中,东部地...
    中国城市不宜居 蜗居在钢筋水泥里呼吸二手空气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为主题的世博论坛上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太高、环境质量不尽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不符合宜居的标准。“中国人还没有到都住二十层以上高楼的时候”。   对于徐宗威副司长说的中国城市不宜居的话,我很赞同,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我国著名城市问题专家,而是我们的亲身感受。中国城市的确不宜居,但不宜居还得住,你在这座环境不好、出行困难的城市工作,又不能调到其他的地方,就是能调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差不多,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不住,还能搬到月球上去住?北大是贺卫方教授施展才华的好地方,但他却选择了离开了北大。他认为宜业并不显得重要,到哪里都差不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首先想到的是身体,而身体与人的宜居应是息息相关的,居住的心情好,做什么都会感觉到很好。一般来说,人们都是绞尽脑汁挤进大都市,但现在却开始放弃大都市的生活。比如...
显示 2569 - 2576 of 3010 条记录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豪宅之声
精品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