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
统计专家解密:“钱为啥越来越不够花了”
CPI即将“转正”,食品、工业品价格呼啦啦往上涨,这让许多市民感觉到,钱袋子里的钱越来越不够花了。不过,对于老百姓的这种“心理通胀”,“老统计”赵继东处长直言:食品、工业品价格大多是正常性上升,市民的“心理通胀”说到底都怪高房价,房子这一“销金黑洞”正越滚越大。 “怎么感觉收入没增长?” 专家:收入增速减,物价涨了 让居民困扰的一大矛盾就是:都说我收入在增长,CPI又一直是负的,我的钱袋子怎么没有鼓起来? 赵继东列举翔实数据向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首先:收入是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了。截至今年9月,全国货币总量(包括存款)比上年底增长19.7%,为1997年来最高增幅。可是,1-10月江苏城镇居民人...
-
天津:滨海新区“三合一”经济趋暖楼市先知
天津滨海新区。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设立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原有的三个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人们通常简便地称为“三合一”。 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趋暖”的风向标,率先对此作出反应。11月9日至15日,三个区的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4.6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超过20%;成交均价每平方米为6586元,环比上涨7%。有人把天津滨海新区看作是我国继深圳、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因此对滨海新区“三合一”后的预期看好。 购房者:只要预期好,自住投资都是宝 今年28岁的小伙子李星阳在位于汉沽区的一家电厂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里应该算中上水平。原来和对象商量把婚房安在市里,每天坐通勤车跑一个来回。自己虽然辛苦一点,但往后如果有了孩子,岳父母可以就近帮忙照看。今年国庆节过后,...
-
银根放松 经济危机中房产业独善其身
今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房地产无疑是一个让市场意外的行业。12个月前,市场主流评论中还充斥着“房地产行业会在金融危机中步入‘寒冬’”、“将迎来最惨痛的调整”等判断,而事实证明,情况在今年出现了迅速而惊人的逆转——房地产行业没有落到“地上”,反而再度跃上了半空,甚至一度触摸到2007年的高点。 毋庸置疑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复苏,与2008年以来中央以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积极政策密切相关,再加上通胀预期的影响,被压抑的“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在2009年被彻底唤醒。 注入流动性挽救房企 如果说2008年房地产的“冷冻”,是政策面为应对通胀压力而收紧货币投放的“连带”效应,那么在2009年的复苏则得益于银根的放松。 2008年9月15日,央行宣布,自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由此拉开了向市场投...
-
学者:5年房价翻番保守 中产阶级将退出购房主力
四天前,在清华房地产总裁商会第八届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钟伟放言:未来5-8年后,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将翻一番,这还是保守的估计。届时,城市的中产阶级将被彻底剥离出主力购房人群。观点一出,全场哗然。一位来自四川的开发商随即表示:“如果真是这样,那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太可怕了”。 然而,钟伟的言论是否是为了哗众取宠?一向言论谨慎的钟伟,这一观点又有什么具说服力的依据? 次贷危机已经结束 全球经济弱势复苏 “全球经济,基本趋势是摆脱危机,弱势复苏。”钟伟对全球经济走势如此分析。他认为从原油价格、有色金属、房地产、股票市场到大宗商品,都表现了复苏迹象。因此,全球资金流向不再是次贷危机中的避险。但是,由于全球范围内实体近来还没有广泛复苏,这些资金仍然没有大规模进入实体经济,接下来就是投资时代。 从全球经济复苏来看,由次...
-
财政部剑指垄断行业高福利 企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国家财政部昨天发布通知规定,住房、交通补贴或者车改、通讯补贴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专家就此提出个税起征点或许应该做一些调整,为福利改革留一定的空间。同时,财政部这一关于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将主要对国有垄断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高管的福利形成控制和约束。 福利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国家财政部昨天发布 《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表示要“结合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将职工福利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 国家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狄煌认为 “将职工福利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提法还不准确,应当是 “将其纳入职工薪酬总额或人工成本总额按适度标准进行管理。” 通知规定 “企业应当参照历史一般水平合理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的比重。”但通知没有明确说明这个比重是多少。 “过去国家对企业职工福利费有按工资总额14%的比...
-
中央经济会议前瞻:增长趋势确定 调整结构正当时
经济结构问题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老问题。但是,在这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过程中,巨大的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这一老问题又变成了新的焦点。 这一新的焦点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我们原本应该解决并正在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被迫推迟,部分结构问题与这次大规模的投资中产生的新结构问题发生了叠加效应。比如,现代服务业和“铁公基”的资本和政策投入不平衡、对消费和民生的倾斜仍然很少、在发展重点上重大(大企业、大项目)轻小(小企业、小项目)和重“公”轻“私”等,最典型的是,部分已经关停的“两高一低”企业死灰复燃,许多原本就产能过剩的行业的重复扩张等新问题。 现在,我们经济增长的趋势已经基本确定,“保八”已无悬念。所以,解决我们经济中的新老“结构病”就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所以,现在调整结...
-
专家:人民币汇率或回归到小幅、渐进的升值趋势
自2009年第2季度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强势反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卷土重来。G20匹兹堡峰会与G7意大利会议均提及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死灰复燃。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已经转变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目前境外NDF市场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将会升值3-4%。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诱导下,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大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在这种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将何去何从? 尽管依然有学者认为人民币现行汇率是合理的甚至存在高估,但大多数学者和分析师持相反意见。当然,人民币均衡有效汇率的计算一直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领域。不过,要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即如果央行停止干预外汇市场,看由市场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应该是多少。鉴于中国目前存...
-
经济学家:民营经济将成社会经济进步重要力量
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主办的“开启民营经济新30年”研讨会暨《中国往事30年:揭幕民营经济中国式进程》首发式25日在京举行。与会多名专家学者以中国民营经济过往三十年发展历史为背景,在展望未来三十年发展前景时表示,中国民营经济将在自身发展获得更大空间的同时,成为持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 著名经济学家辜胜祖在发言中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民营企业乃至民营经济要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就需要从六个方面努力。首先是要实现战略的规划。辜胜祖表示,现在我们的民营企业都是多样化、分散化,而核心产业不够明确。企业首先要把主业做大做强,然后再做精。这是未来三十年民营企业应该坚持的一个方向。其次,他认为民营企业必须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辜胜祖说,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来实现经营模式的升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