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北京官员:持续加量保障房 房价自然能回落
        北京将在二0一0年持续加强对保障房、政策房的建设,调整土地供应比例,着重解决民众的住房需求,以缓解民怨。大家都有房住了,商品房价随之也就自然而然回落了。这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宇今天作出的判断。   宋宇在一月四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北京土地供应量总共将投入两千五百公顷,其中对保障房的投入会超过百分之五十,留给商品房建设的土地会进一步压缩。通过这种比例的调节,让民众逐渐有房住,不在一味去追求购买商品房。   宋宇说,商品房销售是一种市场供需的关系,房价涨得越离谱,越会站不住脚,只要民众不强烈追逐它,价格自然会往下走,民众更无需恐慌性购房。他也承认:“现在房价有些高,很敏感,这样的趋势会很危险”。   在二00九年,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疯狂”的年份。在交易量上,全年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中国大约消化了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房子。以北京为例,二00九年全年...
    任志强:为什么大城市房价暴涨无法抑制
        理财周报特邀 任志强 华远集团董事长   中央最近提出“抑制个别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却从来没有人去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在个别城市出现。   中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系,尽管建立市场经济后,大多数的市场化商品房已脱离了计划管理的控制,但还有许多涉及资源、规模的国家、城市、行政类的管理仍处于严格的计划管理体系之下。   像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人口与土地的审批;像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分配;像地区发展规划与优惠政策等等一系列的计划审批管理方式,早就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限制中国城市化进程、限制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重要障碍一样,计划管理同样在限制市场化合理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经济的畸形化。   全球大约只有中国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要报中央政府审批的,然后国务院各职能部门按照审批的城市定位划拨各种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如根据审定的人口规模、审定的土地供给计划,包括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能...
    谢国忠:2010年全球将现通胀 终令中国地产泡沫破灭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本报讯 迈入2010年,渐行渐远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资产泡沫和通胀又成为悬在全球经济上的达摩斯之剑。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胀将有可能引发第二次金融危机。   今年全球范围内将出现通胀   谢国忠称,今年全球将开始出现通胀,届时,全球各国中央银行会开始加息,但是加息的速度将不及通胀的速度,各国央行更倾向于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来帮助本国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通胀的进一步恶化,他预计到2012年通胀的恶化程度将会引发公众恐慌,届时,各国央行将被迫在短时间内加息,而第二次金融危机将随之而来。   谢国忠认为通胀将最终导致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他指出,由于劳动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导致严重依赖密集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的企业利润下降,房地产的迅速上涨将吸引更多的资本从生产转向房产,而这将是压倒房产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郎咸平:房价高涨都是腐败惹的祸 应该铲除权钱交易
      郎咸平(来源:资料图)   不久前,北京电视台停播《蜗居》引发人们的各种猜想。虽然广电总局给出的理由是“靠荤段子炒作,社会影响负面”,但有人却认为,并不是因为内容低俗,而是由于真实得让一些人无法忍受。   买房难已经成为当前最棘手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之一。高昂的房价让老百姓不堪重负,却给某些房地产商、炒房者及权力集团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不合理分配正在日益激化人们的仇富心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12月中旬,国务院重拳出击,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是,其开出“拿地首付不低于50%”的药方,却让人有如“隔靴搔痒”,因为政策结果可能是商品房供应不足,反而会推动房价的上涨。   调控房价不能单靠“遏制”政策,而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增加住房供应,打击炒房及其背后的腐败。 {Npage}   增加住房供应量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这是朴素而真实的经济学道理。房价太高怎么办?...
    专家:遏制房价要有新思路 疏导民间资本才能治本
          ●房地产从寒冬直接进入盛夏   ●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连涨9月   ●需要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向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民企   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经济前景仍扑朔迷离。人们讨论的最多的是房价什么时候见底。然而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执行,中国房地产市场逆势而动,从寒冬直接进入了盛夏。据统计,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已连续9个月呈现环比上涨的趋势;在一些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已超过20年,房产租售比在1∶500左右,投资自住比已超过50%,房价涨幅与GDP之比,已超过5倍。   笔者曾撰文分析,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信贷资金推动房价上升;财政收支失衡政府推动房价;通胀预期使房地产投资成为保值选择;房地产商的造市活动助长了房价上涨;国进民退导致房地产市场炙手可热;房价上...
    巴曙松:2010年中国经济迎新一轮上升周期
        在走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后,中国经济2010年将继续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经济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第二轮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周期。   “2010年中国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2009年传媒、电影、电视、体育、文艺、出版等行业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也提供了更多的产品满足消费。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作出了部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通过一年多来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已基本恢复到了雷曼兄弟倒闭时的水平,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内经济不断加速发展。他表示,2010年,经济任务已不再是“保增长”,而是使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周期延续得更长一些。   “2010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超预期,需要及早进行宏观政策的准备和适度的预警性微调。...
    张乃剑:房地产市场存在两种可怕现象
      首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启动仪式   首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将于明年7月在北京举行,在论坛启动仪式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张乃剑接受了   记者:作为区域经济方面的专家,您怎么看待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本次论坛对于城市发展有什么意义?   张乃剑:经济全球化以后,城市化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全球城市化发展加快,它成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城市弱势群体贫困、恐怖事件、公共突发事件、城市生产生活的加快,城市居民压力大的,这些现象被统称为"城市病"。正因如此,现在各国开始关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目前各国城市化建设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城市管理的滞后性,目前所谓的"城市病"在我国已经出现,因此要加强城市理论研究和与世界国外各城市的交流这点相当迫切,所以,我国一...
    叶檀:2010年资本市场前高后低 不可能产生大泡沫
       由于美国有意识地挤压美元套利资金,明年全球资本市场不可能出现大泡沫。而就A股市场而言,笔者已经指出,政府在2009年就通过融资、再融资等扩大市场容量的办法稀释泡沫。   日本与美国,引发了前后两个全球最大的资本泡沫。   在进入经济衰退期后,日本央行唯一的法宝就是放松银根促进出口。从1991年至1995年,把贴现率从6%一直降到了0.5%;从2001年开始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公开购买国债的方式直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零利率政策,使日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套利货币。掌握家庭经济权的日本主妇因此成为全球套利交易中的重要力量,日本家庭妇女被王迩淞先生命名为“和服炒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2007年日元套利交易总规模约为1700亿美元,约占世界对冲基金资金总额的10%。同时,日本个人金融资产中还有约4000亿美元投入外国市场,两者合计近6000亿美元。...
显示 1529 - 1536 of 1792 条记录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豪宅之声
精品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