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龚方雄:3-9个月内A股还有20%上涨空间
       A股未来6-12月会上升到3600点左右,在未来3-9个月A股市场至少还有20%的上涨空间。   10月21日,观点地产新媒体、重庆时报主办的“2009城市观点论坛重庆行”论坛现场,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兼中国综合公司/企业投融资主席龚方雄发表了题为《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潮和IPO窗口》的演讲。   在演讲中,龚方雄先生表示:“这一波股市从新站上3000点应该来讲是一个比较可持续预见的过程。因为我在6月份就讲过,在未来6个月我们A股市场至少还有20%的上涨空间。”   龚方雄续称:“现在3个月过去了,股市仍然徘徊在3000点,我们的观点没有变,A股未来6-12月会上升到3600点左右,在未来3-9个月A股市场至少还有20%的上涨空间。”   龚方雄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明年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还会有另一波的热潮。” var stockid=""; if(docum...
    银监会重申信贷“三条红线” 严控风险
          严禁发放打捆贷款;不得签署无特定项目的大额授信合作协议。   在银监会近日召开的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要加强融资平台和项目贷款风险管控,牢牢把握三条红线不放松。   三条红线具体指:严禁发放打捆贷款;不得签署无特定项目的大额授信合作协议;对出资不实,治理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金管理运用制度不健全的融资平台,要严格限制贷款,落实风险防范。
    房企年内融资将超600亿港元 企业转战H股渐多
        今年以来,各大房地产公司纷纷活跃于资本市场。除了万达、绿地等选择在A股上市融资外,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转战H股。而在香港上市已成为内地房地产商解决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   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厦门宝龙、华南城控股、卓越集团、重庆龙湖、恒盛地产等数家内地房企先后启动了赴港上市计划;加上广州富力、上海复地等计划在A股首发的地产公司,就已确定融资额的7家公司粗略计算,融资总额已超过600亿港元。   开发商融资冲动再起   事实上,近期一份调查也显示,国内拟通过IPO或借壳方式谋求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总数达到39家,包括佳兆业、中骏置业等;其中计划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超过10家,并以中小型房企居多。   “‘上市—融资圈钱—拿地—扩大规模—再圈钱融资’是房地产企业最普遍的运作模式。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上市是房企获得资金最好的渠道,但最终将推高房价。”金元证券资深...
    研究报告:超百亿美金入市 拓宽房企融资渠道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今日发布《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崭新领域—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专题研究报告》。   该报告显示,从2007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共有17支针对亚洲市场(投资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成功完成募集,涉及募资总额达127.27亿美元。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82起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涉及投资总金额为90.01亿美元。基金退出方面,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发生12支基金支持的6家房地产企业IPO事件。   从近期数据看,2009一季度共发生6起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投资活跃度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不过,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随着成交的持续活跃,房地产开发商自身的资金压力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因而,房地产开发商与私募股...
    千亿险资入楼市重点投向廉租房 期待金融创新
        千亿级保险资金大举涌入房地产市场只差最后一道围墙的大门打开——保监会制定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将最终允许险资进入不动产领域。业内人士表示,各大保险巨头早已觊觎楼市,已经积极储备项目整装待发,而保险资金投向楼市有望改变行业投资格局。   千亿级险资将入楼市   新修订的《保险法》已于10月初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不过保险资金想要真正进入这一新领域,还要等《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管理办法》出台。目前在这一管理办法的修订草案中,投资不动产的比例仍是空白。   据接近保监会人士透露,具体比例要待最后公布时才能明确,由于保险机构对不动产投资领域还比较陌生,投资经验、投资团队尚匮乏,因此监管层并不会制定太高的投资比例。目前,参与征求意见的业内人士多认为初始投资比例制定为5%的可能性较大。按照去年末保险资金总资产3.34万亿元计算,保险公司可进入不...
    银行收缩房地产贷款 房企重新倚重信托融资
        房地产市场近期的波动让商业银行再度警惕起来。“虽然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是看好的,但近期的波动还是值得关注。”交行某省级分行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进入三季度,今年以来频频上演的“地王”之争趋于白热化,据统计,仅9月份一个月,全国各地接连出现了50个地王,平均每天都要有近1.7个新“地王”诞生。9月30日,绿地集团以72.45亿元成功竞得上海市中心城区徐汇区一幅大型综合性地块,刷新了20天前中海地产在长风地块刚刚写下的“地王”纪录。   “房地产市场的确集聚了风险,近期在信贷审核的尺度把握上将会适度从紧。”另一家国有银行上海分行房地产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我们今年以来执行的政策是一贯的,不过不同时期在尺度的把握上松紧程度有所不一。”这位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今年上半年,随着楼市回暖,房地产投资触底反弹,使得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持谨慎态度的商业银行开始悄然转...
    房地产新政年底纷纷到期 地方政府率先收紧
        去年第四季度伴随金融危机和楼市低迷产生的楼市调控“新政”不少即将到期,据悉,“国十三条”、二手房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救市政策的有效期大多是截至今年的12月31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开展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研工作,鉴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一贯的影响,政策风向是否转变成为当前开发商和购房者最关注的话题。   最近,银监会、国土资源部,以及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地方政府,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银监会早前发文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关于二套房按揭贷款的规定,收紧此前被各地放松的二套房房贷政策。北京市银监局发出了从9月1日起执行《关于规范存量房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上海银监局在10月10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维护上海银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通知》中再度强调,上海各商业银行“特别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的相关监管要求”。10月10日,南京...
    90亿美元私募基金潜入中国楼市
        10月21日,清科集团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从2007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共有17只针对亚洲市场的私募房地产基金成功完成募集,涉及募资总额达127.27亿美元。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共发生82起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涉及投资总金额为90.01亿美元。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指出,今年一季度虽然我国广东等地方政府出重拳欲救楼市,但收效尚不明显,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发展低谷期,房价持续下滑,而这也为私募股权基金创造了非常有利的进入时机。   2009年第一季度,共发生6起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投资活跃度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而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由于受积压的刚性需求和政策累积刺激双重作用的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出了年初的平淡行情而迎来了交易的持续活跃,并且随着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尤其是投资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入...
显示 3881 - 3888 of 4137 条记录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豪宅之声
精品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