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央企地产重组暗涌
朱以师/文 一股央企地产的重组暗流正在酝酿之中。 近日,一家央企地产的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最近有很多家央企都在谈地产业务的重组整合事宜。尽管目前尚未有重组的成功案例,但“在近一年内,至少有几家会实现重组”。 “我们也在重点关注一些央企旗下的房地产二级、三级公司,大概有80多家。大家都在谈重组。”该负责人说。 记者也从一家央企旗下的地产公司高层处得到证实,现在一些关于央企地产业务整合的事宜,只要当事双方谈好并征得集团同意,就可以实行重组。国资委对此的态度是无条件支持。 “按照国资委的设想,经济企稳之后,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数量也将随着央企的缩编而缩减至10家以内,预计在2012年底之前完成。”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透露,这相当于在未来3年内,还将有至少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面临地产业务被重组。 国资委主导策略搁浅 “国资委最近已经放缓了对央企房地产业...
-
碧桂园“高息发债”凸显其经营困境
继本月初完成总计高达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发行后,9月17日碧桂园宣布,将再追加发行7500万美元年利率高达11.75%的优先票据,使得碧桂园本轮的高息债融资达到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亿元左右。超11%的高息让这位“昔日明星”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截至2009年6月30日,碧桂园净资产负债率为35.7%,与业内普遍50%、60%甚至更高的负债相比,其显然属于“不差钱”一族。此时高息发债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月初碧桂园公布其3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后,标普、穆迪等评级机构甚至纷纷对此发债亮出“黄牌”。 面对业内的不解,碧桂园官方发言人表示:“碧桂园是两年内首家成功在海外债券市场发债的内地开发商,集团认为此番发行会对公司的经营带来正面影响。”可这样的表述远不足以消除困惑。成功海外发债,虽有利于公司打开海外融资局面,但就此而高息举债显然论据不足。初略估算一下...
-
中粮置业4.2亿摘牌天房子公司津茂置业股权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月25日公告称,9月23日,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经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摘得公司出让的津茂公司35%股权,摘牌价格为4.2亿元。双方于2009年9月24日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粮置业持有津茂公司100%的股权,公司将不再持有津茂公司股权。
-
香港南丰击败8大财团 21.4亿抢购香港云晖大厦
此次参加竞标的还有长实、新地、华置、新世界等8大财团,但最终南丰地产获得了该项目。 随着市场的回升,不仅内地开发商在积极买地,港资地产商也在发力扩张。9月26日,香港政府产业署审标结果公告显示,南丰地产以21.425亿元购得香港跑马地豪宅区的云晖大厦,折合楼面价1.2万元每平方米。 此次参加竞标的还有长实、新地、华置、新世界等8大财团,但最终南丰地产获得了该项目。南丰发展董事总经理蔡宏兴表示,集团将对项目先翻新再分拆出售,初步预计明年出售。 资料显示,云晖大厦的楼龄高达25年,建有A、B及C座,A、B座各有42个单位,实用面积约1500至2000平方尺。香港业内人士称,云晖大厦项目位于跑马地传统豪宅地段,坐拥马场景致,属一级罕有靓地,而且项目规模较大,因此造价相当理想,投资发展潜力也相当高。
-
中海地产零拿地变加速跑
摘要:先夺地王,后曲线入主光大地产,两月内闪电扩张土地储备328万平方米。 今年9月,中海地产格外疯狂,在以70亿天价拿下上海长风地块后,又瞄准了蚬壳电器旗下光大地产的土地和项目。一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一年的土地储备83%的目标,其闪电式作战出击方案令人咋舌。中海地产斥资4.553亿港元购入香港蚬壳电器29.99%的股权。研究人员认为中海此举意在入主蚬壳旗下的光大地产,增加自己项目储备。上半年没有拿地,下半年开始加速追赶同行。 意在光大地产 9月16日,蚬壳电器发布公告披露,双方已于9月9日订立有条件认购协议,中海地产将对蚬壳电器进行股权的认购和重组工作;完成有关认购后,中海还可能提出现金收购建议。中原证券地产分析师告诉记者:“中海地产后续可能仍有相关的收购协议或重组计划。” 中海地产对外联络部钟孟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17日发布的收购蚬壳电器的公告只是中...
-
中信泰富:与“荣氏”新公司没联系
今年6月,荣智健以区区40港元,注册了首家以“荣氏”命名的公司。 在辞去中信泰富主席5个月后,67岁的荣智健以个人名义注册的荣氏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近期悄然成型。虽然这个家族企业注册资本只有40港元,但此为荣智健第一次用“荣氏”来为公司命名。 就在人们纷纷预测荣智健准备东山再起时,中信泰富的公关人员昨天向晨报表示:“荣氏企业和中信泰富的合作仍只是设想。”有关专家也指出,荣氏企业重整旗鼓困难重重。 中信泰富: 双方无任何实质联系 半个月前,当荣智健首次透露将在年底前以个人名义成立一家公司时,他曾信心满怀地表示,“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不排除会跟中信泰富合作。” 昨天,中信泰富的公关人员表示,荣氏企业和中信泰富的合作还只是荣智健的设想,目前两家公司没有任何实质联系。 “荣智健提到的合作,应该是他对荣氏企业今后的筹划,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得到这家公司的...
-
上海金陵拟置入3.42亿股权 进军商办地产
摘要:公司将剥离电子制造业资产,退出传统电子制造业。同时,置入商办房地产,调整产业方向,正式实施打造不动产业务开发与经营平台的战略规划。 上海金陵(600621)24日公布了重大资产置换预案。公司拟将所持有的金陵表贴100%股权、香港文康100%股权、杭州金陵53.18%股权、外开希40%股权、普林电子75%股权、普林电路板100%股权和深圳金陵41.29%股权与控股股东仪电集团持有的怡科公司100%的股权进行置换,拟置入股权预估值为3.42亿元。 通过本次重组,公司将剥离电子制造业资产,退出传统电子制造业。同时,置入商办房地产,调整产业方向,正式实施打造不动产业务开发与经营平台的战略规划。 截至2009年8月31日,怡科公司净资产4260万元。2009年9月仪电集团以其持有的怡甸大厦对怡科公司进行增资,该次增资完成后,怡科公司100%的股权预估价值为3.42亿元。根...
-
中海和万科成中国品牌价值最高房企
2009中国地产企业大佬的品牌身价是多少?高达120亿元。这是近日“2009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 根据该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地产企业品牌身价达120亿元的大佬,还不止一个:一个是中海地产,品牌身价119.85亿元;一个则是万科地产,品牌身价为119.55亿元。国有房地产企业 保利地产,以90.23亿元的品牌身价位列第三。 据了解,中海地产和万科地产的品牌身价是中国地产前五十强企业平均身价的三倍以上。中海和万科逾百亿元的品牌身价,更多来源于该企业在销售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溢价表现,同时丰厚的品牌资产,又为企业的销售与资本扩张获得更强大的支持。 2009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至今已连续发布6年。 该机构对不同背景的品牌地产企业发展速度进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