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指南
    婚期已近购房踌躇 准新人买婚房始念置业经
        2006年被称为房地产自住年,所谓自住消费群体最具有刚性需求特质的,就是年轻人结婚购买婚房。有购买婚房需求的,通常都是第一次置业的,面对专业性比较强的“房子”这个大宗产品,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决策才能避免思虑不周导致后悔。买期房,仅凭房型图、楼书、小区模型和施工中的工地,多数年轻人说“没有感觉”;买二手房,信息几乎全部来自中介公司,实际成交行情不掌握总担心上当受骗。   据上海市信义房屋各门店反映,进入2006年以来,咨询购置婚房问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因为市场仍然在调整,大多数前来咨询的准购房者,对怎样把握市场时机很犹豫,有时看中了房子总觉得还能跌,而婚期又近了,搞得没了主意。还有的对买什么样的地段、该买大点一次到位还是买小一点的过渡问题一头雾水。信义房屋的有关专家认为,其实,对婚期已定,买房对定下来的人来说,如果资金已经备齐,短期的市场波动是可以不考虑的,除非可以因为楼市变化而改变婚期...
    理性置业:买了房再租房 社会新人吐露购房心得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社会新人来说,买房是实现真正独立而跨出的第一步。但买了房之后,随之而来的房贷,往往给独立生活的起步阶段形成一道重压。如何买了房又能轻松生活?邱小姐的故事颇有启发。 2002年,邱小姐开始在上海市中心看房,心理价位是50万元左右。当时,父母答应提供15万元的首付资助。2003年,邱小姐在徐汇康健新村买了一套36.82平方米的二房全装全配老公房,总价28万元,银行按揭贷款15年,月供为1105元。 当时邱小姐的月收入是2500元,每月生活成本加还贷费用,有点捉襟见肘。住进新房不久,金融专业出身的邱小姐掂量,觉得这样下去太浪费:每天去莲花路上班,一个月要将近200元交通费;在家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一个人住两房显得有点奢侈。 “搬家,找更节约也更舒适的地方。”于是邱小姐把房子以每月2000元的租金租给了一对夫妇,自己租住在离公司更近的莘庄。 邱小姐算了一笔帐:每...
    楼盘内部认购以为占便宜 专家提醒其实陷阱多多
      楼盘内部认购禁而不止 春节刚过,京城的不少新楼盘已开始打出名目繁多的内部认购招牌。虽然建设部规定,各种形式的楼盘内部认购都属违规,但记者近日暗访发现,这仍是地产界公认的行规。内部认购原指开发商对旧业主或者公司员工进行提前认购的形式,但现在普通购房者也争相把钱送进开发商的口袋。记者联合某网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000名接受调查者中,有86.44%的人认为内部认购“不合理”,58.9%的人是因为“无奈”才买内部认购卡,61.53%的人认为内部认购让开发商得到好处。 记者暗访 内部认购烦恼多 购房者心仪已久的楼盘和户型,不是在正式开盘之前卖完,就是要掏钱先买张内部认购卡。 牡丹园某楼盘 苦等不开盘好户型售完 50岁的李先生一直希望在海淀区大学校园附近拥有一套房子,牡丹园即将开盘的一个楼盘成为了他心中的首选。“看到房子广告打出来,售楼处也建造好了,而且在广告上他们说2月份开盘,我想过...
    在购房区域的选择上,上海北部区域、市中心、浦东成为本次调查的大赢家,三者差距不大。上海北部区域的普陀
      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先生今年28岁,2002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即来到上海工作。尽管目前月薪只有3000元,但在2002年底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屋。 购房念头的产生是在2002年11月,当时,王先生与朋友一起租住在距离地铁1号线外环路站步行15分钟的罗阳七村,毛坯两房月租金800元。11月底,房东以物价上涨为由,调高月租金,每月增加200元。“为什么要为房东打工?”王先生由此萌生了退租购房的想法。 当时,王先生手头积蓄仅3000元,由于父母也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只能赞助6万元。 2002年12月,王先生怀揣6.3万元,开始在上海寻觅房源。出于居住的习惯性,王先生首先从罗阳七村附近开始看房。 一旦从租房转到买房,原先可以忽视的交通、生活配套、环境等硬件问题,一个都不可以略过了。 由于感到罗阳的生活配套还不够完善,交通出行也不太便利。王先生遂将目光转向了轨道交通1号线莲花路地铁站附近。 ...
    28-35岁年轻人成购房主力 买小户型还是二手房
        进入3月,消费者购房的热情也日益升温。有数据显示,28岁至35岁的年轻人逐渐成为了购房的主力军。而这些购房者中,小户型新房和二手房恐怕是被提及最频繁的。记者最近就常常遭到周围朋友的“提问”:“到底位置重要,还是交通环境重要?你觉得买期房合适?还是买二手房合适……”诸如此类的问题问得多了,记者也不免有些“厌烦”。忽然灵机一动,请来我爱我家的专家做个对比分析,觉得获益匪浅,不敢在此藏私,希望能给购房者一些建议。   一、地理位置因素:   新房:随着城八区内可供开发土地的缩减,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只能选择在四环、五环之外甚至较偏远的远郊区县建造楼盘,因此近两年上市的新房大都在这些地方,地理位置相对较远。   二手房:大多数二手房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因此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或较成熟商圈内,地理位置也就自然优越些。   重要程度:★★★★   点评:同样地理位置的房子,二手房自然占有较大优势...
    蔡为民:沪现行买卖房屋最佳策略
        自2005年3月26日“新国八条”(《 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告》)出台,楼市景气由抗拒、观望,到失守、挫跌至今,已历经十个月以上的买气与价位的双低潮。展望短期可预见的未来(上半年),一方面,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推动房地产成本不断累加;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心理强烈,迫使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不敢懈怠!就在这种正反两极态势微妙的僵持与对峙之状况下,使得买卖双方均对楼市后势充满期待;买方“持币待购”,坐等谷底出现,以便逢低抢进、捡便宜货,卖方则“持屋待售”,枯等价位走出低谷,以便逢高售出、获利了结;双方立场互异、各有坚持,毫无交集可言,以致市场冷清、成交困难,于是楼市可强烈感受:想买的,买不到“屋超所值”的好房子,想卖房子的,也卖不到合适的好价钱之市场氛围。   然而无论如何,市场仍在运行,“明天的太阳照常打东边升起”,兹将我认为,现况下最佳的房屋买卖策略陈述于后,谨供目前想买...
    小心掉垃圾面积陷阱 莫让购房成烧钱游戏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言论:一个年轻人购房,就是把父母前半生的积蓄,以及自己后半生的积蓄全部压在了房子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对高涨房价的一种否定,但换个角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置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项多么大的投资。但在现实中,记者又发现,很多老百姓只是看到了一笔数字巨大的金钱,却不能分开考查这个“巨大的数字”所换回来的空间或产品是否物有所值,抑或在越来越大的置业压力下,有一些空间或产品是否有必要购买。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购房者会主动或被动地陷入“垃圾面积”或是“一次到位”的置业陷阱。   对于初次置业者,由于缺乏购房经验往往会对“垃圾面积”视而不见,花大钱买来一些并不实用的面积。所谓“垃圾面积”,就是指在总使用面积中购房者无法利用的部分,正是这些“垃圾面积”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购房款和物业费。而“垃圾面积”往往会出现在设计不当的走廊过道上,一味以加大进深来增加使用面积的房型中,进深...
    社会新人置业故事:工作才三年我买两套房
        工作三年不到,张小姐已经成为三度买房、手中同时拥有两套房产的“小富妹”。   2003年7月毕业于新闻系的张小姐,毕业后进入某著名报业集团成为一名日报记者。“可能是文科专业的原因,其实我之前根本就没有理财这根筋,而做房产报道的这段工作经历,让现在的我拥有了比较成功的理财经验。”张小姐如是说。   刚工作那会儿,张小姐跑遍了沪大大小小的楼盘现场,当初闵行春申板块两条轨道交通(一号线、五号线)交汇的新闻在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张小姐也在采访的过程中对春申板块产生了兴趣,开始了自己的购房计划。   第一次购房,张小姐选定了春申板块的两个楼盘———春申景城和上海春城。怀揣父母赞助的15万元购房金,她也做起了淘房客。经过对比和权衡,两个楼盘的物业品质和小区环境相关不大,但上海春城由于开发年代较早,因此售价要比春申景城低800元/平方米。   2003年8月,张小姐以40万元出头...
显示 1089 - 1096 of 1775 条记录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豪宅之声
精品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