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聂梅生:房地产急需转型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明显复苏,外界因素中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外资进入房地产几乎已成事实,必将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又形成2007年的资本、土地、房地产市场循环互动的高杠杆率循环,房价上升的压力继续存在。 明年房地产房价上涨的压力比下降的压力要大,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去解决流动性的问题,没有办法去解决美元贬值的问题,也没办法解决投资的减少。 中国经济会保持上升,但是中央已经提出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此房地产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以往的发展模式,明年继续推动房价的上升,但这样会导致资产的泡沫,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继续走2007年、2008年上半年这种路子。另外一种思路,房地产不能拉经济发展的后腿,要转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走上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房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使资本和绿色低碳相结合,我们房地产的转型会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把...
-
樊纲:通货膨胀可能性很小 房地产泡沫风险较大
在危机中悲观,在复苏中喜悦。这是许多人在2009年的心理变化。那么,今年的中国经济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呢? 昨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渝作了详细解读。 严防资产泡沫风险 “泡沫早晚都要破,只是不知什么时候破。”在樊纲看来,天下所有的危机,都是因为前面有泡沫、有疯狂,“前面越疯狂,后面危机越大”。 樊纲认为,数万亿元的钞票进入到市场,不一定会表现为通货膨胀,更可能会表现为资产泡沫。包括房地产、金融资产等在内的资产价格上涨形成的泡沫,是较大的风险。 樊纲指出,最近30年的世界历史证明,当市场货币太多...
-
任志强:平抑房价 先缓和贫富差距
中央提出了“抑制个别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信号,某些学者专家和行业的领袖们也都提出了个别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出现了泡沫。他们都认为房价的过快上涨必然导致泡沫,认为超出正常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必然的泡沫,但却从来没有人去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在个别城市出现。中国是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系,尽管建立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大多数市场化商品房已脱离了计划管理的控制,但还有许多涉及资源、规模的国家、城市、行政类的管理仍处于严格的计划管理体系之下。 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资源的稀缺让价高者得,房价也就成了树立在户籍制度之外挡住那些都想向资源优越的城市涌入的门槛。这个门槛也会在供求关系中潮涨潮落,少数城市的房价过高正在于这个少数的特殊性。个别城市的房价过高,正在于这些城市的个别性。 如果所有的城市都出现了全面的房价高涨,那么就不是个别性的问题了。但如果只是因为这种围城的效应而产生的少数城市中的房价上涨那就...
-
郎咸平:2010年中国经济的三大困境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你们的感想也颇多吧?我以前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国的经济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时候见底的问题了,而是见底之后怎么办?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见底之后我们凭什么再次拉动经济复苏。 我从来不预言的,但是我不得不提醒大家,2010年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我之所以这么讲,都是有根据的。2010年的经济会发展吗?如果你经常看我的节目,你心里肯字有底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几架马车还有哪一辆能拉的起来?消费这一驾马车,我也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的,老百姓哪敢消费!用什么去消费?这一架已经跑不动了。出口,讲出口就不得不讲奥巴马。这个家伙来这次来中国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礼物”,当然肯定不是好东西。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贸易大战、汇率大战和成本大战。他所带来的每一个礼物我们都是可以看到的。这三个大战之后,那么我们的出口马车还能跑多远,这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现在还有一架马车拉着中国经济向前走,那就...
-
姜伟新:2010年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近日表示,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公布了目标任务。 具体是:要通过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扩建(购置)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其开工建设的套(户)数比2009年增加三分之一,以加快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另外,安排建设的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安置住房规模将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城镇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姜伟新是在近期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上述表示。 姜伟新说,当前,廉租住房仍然以实物保障形式为主,新建廉租住房单套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在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加快保障房建设进度的同时,可以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范围,由低收入...
-
易宪容:央企当“地王” 有什么错?
2009年的中国土地市场,一个叫“地王”的词语在不断地刺痛着人们的耳膜。而“地王”抬高房价、面粉贵过面包价的状况也让人们对“地王”恶评如潮。近期,又有媒体报道称,2010年央企将退出“地王之争”,对此,易宪容则认为,“央企购买的土地,占我国整个土地市场的比例几乎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民企可以做房地产,央企做房地产有什么错。” 易宪容表示,“媒体过度的把央企购地的信息放大了,而实际上,这个信息的实际意义不是太大。事实上,央企确实购买了几块价格比较高的土地,但是为什么要买呢,因为经济不景气,看到房地产市场比其他市场的收益率高,央企当然要做房地产了。” 另外,央企买的土地,表面上看是推高了一些地方的价格,起了标识性的作用,但是央企购买的土地,占我国整个土地交易市场的比例几乎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民企可以做房地产,央企做房地产有什么错,就是大家一起竞争。...
-
房地产业新政虽多 症结仍然无“解”
汪利娜 ⊙汪利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为遏制房价上涨过快,中央出台了“国四条”,各部委也接二连三地出了各种政策,然而这些政策,仍没有跳出“遇热降温、遇冷发汗”的老套路,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地产的问题。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问题,首先在于土地招拍挂制度的不完善,其次在于缺乏针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的体制。 土地出让“双轨制”形成的多元价格 为什么企业会囤地,投资者会炒房?不管地价占房价构成23%是否真实,每每出现一个新“地王”,都会给房地产带来一种震撼,带动房价的上涨。其实,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投机购房者,真正的投机炒作的对象不是房子,而是房子下面的土地。 目前我国的土地出让制度仍延续“双轨制”和“二元”价格,即各方政府对工业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多采用协议出让方式和成本价,对商业用地实施“招拍挂”政策。从理论上讲,“招拍挂”公开竞标,可...
-
学者:理顺利益关系才能有效遏制房价
政府与房地产之间的利益关系除了经济层面的,也有政治层面的。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政治利益,政府与房地产之间的利益机制一旦偏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正确方向,就会与开发商等少数人的利益汇合到一起,这时政府的行为除了代表其自身利益外,也代表着开发商的利益。因此,矫正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偏轨行为,必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房地产之间的利益关系。 利益是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行为偏轨的驱动力。建立起合理的利益机制才能使政府行为依法、规范、高效,使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发挥其应尽职能,从而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生。一旦利益机制偏离正确方向,政府行为就会偏轨,乃至出现为少数人服务和以谋取政府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经济人”行为。 就政府与房地产的关系而言,同样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而且这种利益关系也直接决定了政府对房地产业实施监管和调控的行为取向。当前国内城市一路飙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