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指南
-
二手房交易进入活跃期 四大招数骗你没商量
又到“3·15”,消费者对维权愈加关注。这里,我们结合了去年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从二手房买卖和租赁两方面,请有关专家为您具体剖析,希望消费者能够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走出消费的误区。 谨防不透明全包价陷阱 案例1 去年11月初,贾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一套自家附近40万元的两居室,打广告的中介公司称这40万元的费用包含了所有需缴纳的税费及中介费等杂费。贾先生便与中介公司签订了合同并办理了相关手续。房屋过户手续办理完的那一天,贾先生了解到,他买的那套房子的原业主与中介公司签订的合同,出售价格其实只有36万元。即使加上各种费用总共也不过37.3万多元,而中介公司却收取了他40万元的费用。 当贾先生拿着合同要对方退回多收的费用时,该中介却指出该合同中讲明用40万元购买该套二手房,40万元的价格里包括了所有的费用,并未多收取费用,不能退款。贾先生仔细查看合同后发现,合同中并未列出费用的明...
-
选择房产中介要“六看”
对于广大购房者来说,买房也许是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消费,而购买二手房手续复杂,需要专业的房产中介公司帮助自己完成整个交易过程。但目前市场上房产中介公司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孰优孰劣令人无所适从。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建议广大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房产中介公司。 一看房产中介公司是否有明确的公司名称、长期经营的地址。这可以通过看公司的招牌、询问周围人该公司的成立情况和经营情况来确定,以防空头公司诈骗。 二看房产中介公司营业执照上的营业资质。因为申办房产中介公司需要众多条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的,一些从事二手房中介业务的公司只是申办了其他性质的营业执照,或干脆不申请营业执照直接进行业务操作,这就为其以后逃避责任埋下了伏笔。 三看房产中介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金。客户通过房产中介来交易房屋,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由第三方来维护双方的利益。但目前...
-
置业顾问:购房按竭贷款七要与七不要
目前,人们愈来愈多地开始采用贷款买房,那么在购房贷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期的大侠支招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七要” 一、申请贷款额度要量力而行。在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时,借款人应该对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款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及支出做出正确的、客观的预测。一般来说,要从自己的年龄、学历、所从事的职业的行业前景、单位性质等因素分析自己的预期收入趋势,同时兼顾未来大额支出因素后,才可谨慎地确定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设计还款计划,并适当留有余地。 二、办按揭要选择好贷款银行。对借款人来说,如果您购买的是现房或二手房,可以自行选择贷款银行。按揭银行的服务品种越多越细,您将获得灵活多样的个人金融服务,以及丰富的服务与产品组合。如工行上海分行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取消公证环节、取消部分职业收入稳定、偿债能力强的客户群体的借款人收入证明,为借款人调...
-
售楼小姐解密售楼玄机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2006年2月13日,据建设部公布的2006年工作要点披露,2006年建设部将落实商品房预(销)售合同联机备案和实名制购房制度。严肃查处内部认购、违规促销、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现在有过买楼经历的人越来越多,当您作为购房者时,可曾想过开发商的楼价是如何定出,售楼员又是通过哪些技巧让客户“就范”的呢? 房价透着心理战 可以肯定,房价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建楼成本,更多决定性的因素来自房地产老板的预期以及周边楼盘的定价。房产定价的这一现象类似经济学中的“价格合谋”。即一定区域内的开发商会自觉采取“价格领袖制”的形式,由第一家开发商首先定价,后来者都跟随定价。房地产老板这么做是有自己的道理。在北京,住宅用地被分成了十级,同一区域内的土地,大家的级别是相同的,这也就意味着土地成本差不多。而且这样定出的价格也容易被购房者认可,因为购房者在比较价格时都会以同区域的房价作为参照。这种方...
-
买房经验谈:经济实力最根本 按生活习惯选房子
买楼实录:受访人员:招氏夫妇 买楼时间:2004年12月底(寻房过程历时1个半月) 购置物业:海珠下渡路某小区单位 买楼经历:2004年10月,招伯两夫妇由于原住宅将被拆迁而萌生了置业的念头,虽然说拿着一笔拆迁补偿,但招伯还是担心要尽快找到合适的房子会比较困难。于是11月初两夫妇便在海珠区开始了他们的淘房之路。自此之后,招伯夫妇少说也跟了大大小小十几家中介行睇楼,每天不但要接听数十个电话,还要抽时间应对络绎不绝的地产经纪,就这样一口气看了侨雅苑、中信乐涛苑、江景苑等楼盘的多套单位。 11月底,招伯夫妇通过合富置业物色了一套位于下渡路某小区单位,无论价格和物业素质方面都与夫妇俩的标准吻合,两天后就交付了定金并与业主在一周后签约成交。 到12月底,招伯夫妇捧着新房产证住上了这套刚刚粉刷一新的安乐窝。 不少人经历过买楼后,就可以称得上是半个专家了,记者在采访中发...
-
避“阱”关键词--房屋质量 产权证 售房广告 交房时间 面积误差
这几年买房成了越来越多市民关注的话题,但房地产市场突显的问题及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如何在房地产市场中放心置业,成为购房者期待解决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5月7日公布、6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房地产交易中发生纠纷较多的一些问题如何具体适用法律作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作为买房人,该怎样正确理解《解释》?买房时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以房地产投诉主要集中的几个方面来看律师是怎么提醒消费者的: 1.房屋质量。据统计,质量问题仍然高居高居榜首。很多开发商为了招揽顾客,在广告、楼书、合同中把房屋装修写得很漂亮,如什么“豪华装修”“高级地板”等形容词,往往这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量和具体的标准,很多消费者就由此跌入了陷阱。房屋质量的投诉主要有:房屋内部各种材料和合同中所述的不一致,房屋主体及防水、供热...
-
社会新人购房心得:果断出击该收手时就收手
工作五年多,夏先生手中已拥有三套房产,这还不包括其间已经转手抛售的几套物业。 2000年,夏先生从房产专科学校毕业,“当时已经有一些精明的温州人在莘庄、浦东等楼盘大肆买房,坐等升值。而2010年申博成功,更是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对上海本地人来说,贷款买房在当时还是件新鲜事。 同父母住在一套60多平方米老公房里,夏先生感到生活颇为不便。那时父母手头有一部分积蓄,他便和父母考虑起了买房。 综合了对比价格、地段等各项指标夏先生选择了位于宝山区和普陀区交界处的康泰星城。当年康泰星城的价格是3000多元/平方米,夏先生买下两套均为160多平方米的大房,仅月供就要三四千元。2002年,夏先生将两套房子全部套现,单价达到近8000元/平方米,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尝到了房产投资的甜头,夏先生又开始了新的寻觅。这一次,他在地段选择上朝着市中心挪了一步。2002年,夏先生以6000...
-
小心掉“垃圾面积”陷阱莫让购房成烧钱游戏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言论:一个年轻人购房,就是把父母前半生的积蓄,以及自己后半生的积蓄全部压在了房子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对高涨房价的一种否定,但换个角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置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项多么大的投资。但在现实中,记者又发现,很多老百姓只是看到了一笔数字巨大的金钱,却不能分开考查这个“巨大的数字”所换回来的空间或产品是否物有所值,抑或在越来越大的置业压力下,有一些空间或产品是否有必要购买。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购房者会主动或被动地陷入“垃圾面积”或是“一次到位”的置业陷阱。 对于初次置业者,由于缺乏购房经验往往会对“垃圾面积”视而不见,花大钱买来一些并不实用的面积。所谓“垃圾面积”,就是指在总使用面积中购房者无法利用的部分,正是这些“垃圾面积”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购房款和物业费。而“垃圾面积”往往会出现在设计不当的走廊过道上,一味以加大进深来增加使用面积的房型中,进深过大的阳台上...